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

匯率:在經濟學上,匯率定義為兩國貨幣之間兌換的比例。

原文出處
匯率在經濟學上,匯率定義為兩國貨幣之間兌換的比例。通常會將某一國的貨幣設為基準,以此換算金額價值他國幾元的貨幣。
通俗的說,是一國貨幣單位兌換他國貨幣單位的比率,也可以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。
匯率的特性在於它多半是浮動的比率。只要貨幣能夠透過匯率自由交換,依交換量的多寡,就會影響隔天的匯率,因此,有人也以賺匯差營利。
匯率也能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。
外匯儲備也能看出這個國家的出口貿易狀況。
匯率經常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金融手段。

交叉匯率
指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價格關係,兩個國家之間的貨幣匯兌是利用各自對美元的匯率套算得出。舉例來看
歐元/美元:1.30728
美元/日元:99.352
則歐元兌日圓的交叉匯率為 1.30728×99.352= 129.881

關於貨幣主義:
又稱重貨幣學派、貨幣學派,是1960年代形成的經濟學流派,以挑戰凱恩斯主義的面貌出現。其領袖人物為米爾頓·傅利曼,他在1976年10月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。他的政治哲學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優點,並反對政府的干預;他強烈反對以金融政策作為需求管理的手段,並且主張政府在經濟上扮演的角色應該被嚴格限制。他深信
經濟自由,最終將導致政治自由。
他在1963年與Anna Schwartz合著的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一書中檢驗了美國歷史上貨幣供給和經濟活動之間的關聯。他們得出了驚人結論:
貨幣供給一向是經濟活動起伏的唯一影響來源。
傅利曼把大蕭條稱為「大緊縮」,主張30年代的全球經濟災難實是源於一場普通的金融風暴,由於聯邦儲備銀行的政策和管理失誤,錯誤的緊縮貨幣供給進一步惡化了這場風暴,最終演變成無法收拾的大恐慌。他主張經濟大恐慌並非「自由放任」造成的,反而是政府對市場過多的干預和管制造成的。
米爾頓·傅利曼認為:
通貨膨脹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一種貨幣現象。
而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,必須同時考慮到貨幣供給緊縮,以及過度的貨幣增長。在短期,貨幣供給的變動雖然能夠影響實際經濟變量,例如就業;而在長期,它能影響到的只有通貨膨脹。
貨幣發行增長率要保持一個恆定的速度
,讓經濟中的個體對通貨膨脹有完全的預期,這種貨幣機制被稱為傅利曼規則。
傅利曼去世兩年後,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,不少人指責先前美國所奉行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是海嘯成因之一,傅利曼也被指難辭其咎。實際上次貸危機是政府干預的結果,並非是傅利曼所提倡的自由放任的過錯,因為釀成次貸禍根的房地美、房利美屬於政府資助型企業。
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主席本·伯南克在2002年慶祝傅利曼90歲生日時所描述的:「有關經濟大恐慌,你是正確的,我們(聯邦儲備系統)當時的確做錯了。我們真的很抱歉。」

匯率操縱國:政府變相地向本國企業提供了補貼
匯率調整屬一國主權範疇,對匯率的管理幾乎存在於每個國家,但如果一國對該國匯率的干預過度而危害其他國家,則可能被列為匯率操縱國。
匯率操縱國,是指人為控製本國匯率,使其故意偏離本國經濟正常水平,從而增強本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的國家。因操縱匯率相當於本國政府變相地向本國企業提供了補貼,違反了國際貿易準則,所以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和國際貿易組織(WTO)明確禁止。


外匯危機:
人為的匯率可以維持很長時間,但它並沒有能夠阻止基本的經濟因素對匯率產生的最後影響
為什麼反覆發生外匯危機?原因是外匯兌換率不是在自由市場上決定的。
為什麼政府要干預外匯市場,因為匯率反映國內政策。
各國政府的中央銀行進行了大規模的干預,來影響其貨幣的價格,在這一過程中,它們損失了它們人民的巨額財富。更重要的是,它們阻止了這一套重要的價格起其應有的作用。它們並沒有能夠阻止基本的經濟因素對匯率最後產生影響,但卻能夠使人為的匯率維持很長時間。其後果是妨礙了適應基本因素的逐漸的調整。小的混亂累積成了大的混亂,最後發生一場嚴重的外匯「危機」。
一個通貨發得過多的政府就會試圖操縱匯率。當它失敗的時候,就把國內通貨膨脹歸咎於匯率的下跌,而不會承認正好相反的因果關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